当前位置:首页 > 经验分享

2022-2-28 催款催的太快了,结果悲剧了

发布时间:2022-02-28 04:10:00 点击:

今天看到一个客户在朋友圈的分享,他的一个案子二审马上就要开庭了,出于好奇,我点开看了一下图片,发现客户提到的那个案子是2019年底我们曾经处理过的一个案子。


这个案子我印象很深,那是疫情之前我们最后接的几个案子,当时客户委托的时候告诉我债务方公司快不行了,他对款项的期望很低,几十万帮他年前拿回来他就满足了,我通过客户提供的案件材料评估了一下,判断我们短时间内可以帮他搞定,于是我们就接了这个案子。


案件委托后,我们催收人员很给力,很快就帮客户谈了一个几十万和解的方案(金额符合客户的期望),当时债务方公司虽然已经走下坡路了,但付几十万的钱还是有的,债务方老板同意一次性付清。我同事迅速起草了协议。正准备协调双方签协议的时候,客户突然反悔了,他表示不甘心几十万结算又要求再涨几十万。面对客户的出尔反尔,我同事一致认为是我们催款操作的太快了,当时临近年底,我们案子比较多,催收人员把催款节奏搞的太快了,让客户误以为催款谈判是件很容易的事,总之,都是我们的错。得知客户对回款金额新的要求后,我们也没办法,毕竟客户是上帝,我们要按照客户的要求去做。催收人员又再次跟债务方沟通,尽管我们催收人员好说歹说,但债务方毕竟是公司,不可能一而再,再而三地在和解这件事上浪费时间,于是很快债务方公司的法务转达了他们公司老板的最终意见:要么接受几十万和解平账,要么随意处理。


关于客户的这个案件,补充一个重要信息:这个客户的一些债权凭证其实是有很大瑕疵的,在和解阶段对证据要求不是那么严,催收人员在催收的时候,运用催收技巧把这个问题带过去,双方都不较真就不会有问题。但如果走到诉讼阶段,这些债权凭证存在的问题必然会被翻出,客户的一些债权主张,法院未必支持。


我们当时帮客户综合评估了一下这个案件后续的走向:一、如果同意和解,几十万很快就能拿到;二、如果不同意和解,走诉讼途径的话,时间会拖很久,一审肯定打不完,二审肯定少不了,关键是诉讼之后,你拿到判决也未必能执行到钱,债务方公司已经在迅速走下坡路,当时债务方公开的信息已经有很多起诉讼,而且已经有员工因为薪资拖欠问题跟它打劳动官司,这种情况下债务方公司能撑多久都不好说。客户在收到我们的意见之后坚持表示不接受和解,于是这个案件我们就终止了委托。


后续我就没怎么关注这件事,我们正常的生活都被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。今天突然看到这个信息,我就把相关的信息在网上查了一下,我发现客户是在跟我们结束委托关系很久之后才跟债务方打一审,在这期间客户可能也进行过其它尝试。一审的结果已经公布了,法院只支持了客户几万块钱的主张,大部分的诉讼请求都没有支持,这就印证了我前面提到过的那个债权凭证的问题了。现在马上二审就要开庭了,即使再过几个月判决出来了,执行也依然是个问题。


很多人都问过我,为什么我们可以帮企业通过非诉讼催款把钱拿回来?其实催款的逻辑很简单,因为双方有利益共同点。拿上面这个案子来说,为什么债务方在企业走下坡路的时候依然愿意和解?因为他不愿意给自己增加一条诉讼,多惹一个麻烦,尽管他当时也是一个头N个大,面对这么多债主,他不想企业就此玩完,他在挣扎,他想让企业存活。因此,尽管债权方的债权有瑕疵,债务方也愿意用一个合理的金额让双方达成和解。在当时,和解是这个案子的最优解。但是,债权方没有认识清楚这个问题,他高估了自己的债权,也高估了债务方的承受能力。对于债务方而言,如果要付非常多的钱,他没必要通过和解来迅速处理,他通过诉讼可以合法地把这个债权支付的金额往后拖很长时间,无论官司输和赢。即使官司输了,不也可以不付钱吗?要知道,企业是有限责任的,一两年的时间足够做很多事情。

    
    北京开元广发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  (京ICP备13017413号-1)
    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锦裕写字楼A245     总机:(010)6502 0055  业务咨询电话:(010)6502 0747  邮箱:services@key-finder.cn